彭建中教授简介 肾病诊治 学术论文 怀念恩师 患者留言 应诊时间 联系我 返回首页
   
 


 

警惕隐匿性肾炎,力争早期发现
北京中医药大学 彭建中

  隐匿性肾炎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一种表现形式。其突出特点是患者没有任何临床自觉症状,只是尿常规检验不正常,如尿蛋白试验阳性,尿潜血试验阳性,持续或反复出现的镜下血尿,相差显微镜检查可见大量畸形红细胞等。若进行肾脏穿刺检查,可发现肾脏组织结构上的病理改变,如肾小球系膜增殖等。
  由于隐匿性肾炎的发生发展十分隐蔽,因此而导致该病不能被早期发现,大多数隐匿性肾炎患者因此而丧失了及时治疗的时机。这实际上无异于在任其发展。一部分患者在经过若干年(也可能是十几年或几十年)的隐性发展后演变成为肾功 能衰竭,甚至尿毒症。临床上常常见到很多患者一经发现,就进入了慢性肾功能衰竭阶段。追问其病史,患者往往矢口否认曾患肾炎。在这些突患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中,相当多的人是隐匿性肾炎的罹患者。若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肾功能衰竭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怎样才能及时发现自己是否罹患隐匿性肾炎了呢?应当定期地做尿常规检查。很多单位都对本单位职工每年进行例行体检,也确实有患者是在例行体检中查出有蛋白尿或镜下血尿,继而进一步检查确诊为肾炎的。然而,有不少单位的例行体检并不做尿常规检查。这是不对的。所有的单位都应进行年度例行体检,所有的年度例行体检都应包括尿常规检查,以便使患有隐匿性肾炎的患者能够得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由于肾炎常常继发于感冒、感染之后,因此,建议任何人在罹患感冒或感染性疾病之后的1~2周内,注意观察尿液的变化,并及时做尿常规检查。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表明,隐匿性肾炎在少儿及青少年中的发病率较高。父母亲们应对自己的孩子给予密切的关注。一个简单的办法是:如果小便后溅起泡沫很多,有如啤酒或洗衣粉水似的,且泡沫经久不散,那就有可能是蛋白尿的信号;如果小便的颜色有如洗肉水,那就是肉眼血尿。建议自备尿蛋白试纸和尿潜血试纸,很方便在家庭中自我测试。若有疑问,即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必要时做肾穿刺以便确诊。特别是家族中已有肾病患者的,提高警觉更属必不可少。

从肾炎到肾衰:影响因素及对策
北京中医药大学 彭建中
  大家知道,大多数慢性肾功能衰竭都是由慢性肾小球肾炎发展而来的。慢性肾炎,不管是原发性的,还是继发性的,如果久治不愈,就会逐渐加重,最终将发展演变成为慢性肾功能衰竭。而一旦发展到慢性肾功能衰竭阶段,病情将会急转直下,迅速恶化,直至演变成为终末性尿毒症,终至死亡。那么有没有办法将病情发展阻断在慢性肾炎阶段,不使其发展演变为慢性肾衰呢?换句话说,如果能够寻找到一种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方法,使慢性肾炎患者恢复健康,就能极大地减少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只要我们深入地了解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生发展规律,了解对慢性肾炎的发展演变产生影响的诸多因素,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我们就能做到这一点。
  影响慢性肾炎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
  感冒和感染:慢性肾炎是一种免疫性疾病,常常由感冒或感染性疾病所引发。当外来的抗原(细菌或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动员其防御系统,产生抗体与之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这就是机体的免疫反应。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随着血液循环流经肾脏时,沉积在肾小球的特定部位,破坏了肾小球的通透性,造成白蛋白、红血球等大分子物质从尿中流失。在慢性肾炎的漫长病程中,每发生一次感冒或感染,这种能导致肾小球损害的免疫反应过程就重复发生一次。而这种反复发生的免疫反应将会造成肾小球的大量损毁,促使慢性肾炎向慢性肾衰转化。(对策:积极锻炼,增强抵抗力,勿令上火,防止感冒和感染。)
  饮食因素:当慢性肾小球肾炎发生后,受损肾小球的滤过膜就好比一张破损了的筛子,满目疮痍,不堪重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进食大量高蛋白食物,就会加重肾脏负担,促使尿蛋白加速流失。长期大量地进食高蛋白食物,会使肾脏持续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下,难以得到休息和修复,促使病情逐渐加重。当病情发展到肾功能不全时,进食大量高蛋白食物,会促使血肌酐和尿素氮迅速升高,加速病情恶化。(对策:合理安排饮食,避免进食大量高蛋白食物)
  药物因素:大多数药物在体内代谢后都要经由肾脏排泄,而某些药物会对肾脏产生损害。这些药物可称为肾毒性药物。即使一个平素身体健康的人,如果服用了肾毒性药物,也有可能对肾脏造成损害,并导致发生肾功能衰竭。如果一个慢性肾炎患者服用了肾毒性药物,那么,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到来就是不可避免的了。临床常见的肾毒性药物主要有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族、先锋霉素类,以及抗痨药物等。具有肾毒性的中药有关木通、防己等,以及含有关木通、防己的中成药。(对策:对于具有肾毒性的中西药物,都应坚决禁用。)
  高血压:慢性肾小球肾炎过程中可能会继发高血压,称为肾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可导致肾脏损害。长期高血压导致肾炎加重。因为高血压时,微血管长期处于痉挛和硬化状态下,造成肾脏缺血和肾小球硬化,是导致肾脏萎缩和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对策:坚持服用降压药,把血压控制在适当水平。)
  高血脂和血液的高凝状态:在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过程中,常常伴见高脂血症,如甘油三脂和胆固醇含量增高。血脂过高时就称为乳糜血症。高脂血症会加重肾小球微血管的组织损害,严重影响病变肾脏的修复。慢性肾炎的另一种伴随病证是血液的高凝状态,血液粘稠度增加,血小板易于聚集,直接导致微循环障碍,造成肾小球微血管堵塞,肾脏血流灌注不足,是肾脏病变趋向恶化的又一因素。(对策:合理的均衡饮食,积极的运动锻炼。)
  精神状态的影响:任何躯体疾病的进程都会受到患者精神状态的影响。良好的精神状态能够促使疾病向愈。反之,精神状态的低下会导致疾病恶化。慢性肾炎和慢性肾衰时,如果患者长期处于一种焦虑、恐惧、忧愁、紧张的情绪中,会降低自身免疫力,促使血压升高,导致病情恶化。(对策:树立信心,调整心态,达观向上,快乐生活。)

慢性肾病:运动与静养,孰利孰弊?
北京中医药大学 彭建中
  一个患了慢性肾病的人常常会从医生、家人或亲朋好友那里得到诸如这样的忠告:“一定要注意很好地休息啊!”“千万不能累着了呀!”“最好卧床休息吧。”这样的忠告也正是患者所期盼的和最容易接受的。于是,肾病患者就理所当然地休而息之,不敢稍事活动。更有甚者,就此卧床不起,过起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舒适生活。殊不知,这种过分依赖休息的生活方式对于慢性肾病患者来说却是弊多利少。
  大家都知道“生命在于运动”这句格言,是运动赋予了生命的活力。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说明坚持不懈的运动可以增强抵御外界侵袭的能力,增强自身的生命活力。无病的人通过运动能够增进健康;有病的人通过运动能够促进康复。对于肾病患者来说,同样应当积极地参加运动锻炼,才能有助于肾病的治疗和康复。从病理的角度看,无论何种肾病,都程度不等的存在着血液微循环障碍,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缓慢,肾脏的血液灌流量减少,从而加重肾脏的损伤。中医把这种情况称作“瘀血阻络”。适度运动有助于消除瘀血,过度静止可能会加重瘀血。这样看来,运动和静养,孰利孰弊,不是一目了然了吗?
  有人担心运动锻炼会加重肾病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化验指标。这种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例如,肾病患者的蛋白尿、镜下血尿,以及下肢浮肿都有可能由于运动锻炼而暂时加重。尤其是运动性蛋白尿患者往往是在运动后出现蛋白尿,而在卧床休息时完全正常。可是,我们不可能想象一个人为了保持尿蛋白检验阴性结果而一辈子卧床不起吧?正象因噎废食是不可取的一样,以绝对卧床来换取某些化验指标的阴性结果也是同样不可取的。正确的方法是以积极的态度进行治疗,进行适度的运动锻炼配合治疗,以促进病体的早日康复才是上策。
  那么,采取什么样的运动方式进行锻炼为好呢?在这里,向肾病患者推荐一种简单易行的好方法――徒手行进法,就是走路。远古时期,人类用自己的双脚走出了大森林,告别了灵长类,一直走到今天,靠的是这双脚;一个人从出生到终老,出演人生大舞台,靠的还是这双脚。全息论告诉我们:人体全身的每一部位都在脚底有相应的反射区;中医学告诉我们:联系五脏的足六经脉都起源于脚底。坚持走路锻炼无异于进行持久的足底按摩,坚持走路锻炼能够激发五脏六腑的机能和活力,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新陈代谢都能得到增强,进而改善体质,提高免疫力,促进病体康复。所以,俗话说“百炼不如一走”,“走为百炼之祖”,确实是经验之谈。
  当然,对于慢性肾病患者来说,实行走路锻炼,也要注意适度。体质差的可缓行,时间短些;身体强的可疾走,时间长些。或漫步于公园,或疾行于林间,或攀登于山坡,了无牵挂,心旷神怡,持之以恒,必能获益。让我们迈动自己的双脚,走出误区,走向康复,走向健康吧。

走出认识误区 战胜慢性肾病
北京中医药大学 彭建中
  慢性肾病是指现代医学中诊断明确的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慢性肾脏疾病。这类疾病治疗困难,病程长,是世界公认的难治病。广大肾病患者寄希望于中医药治疗,但由于对慢性肾病的治疗和调养存在着认识误区,以至难以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这些认识误区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误区之一是把慢性肾病当作肾虚,采用补肾的方法治疗。这里有医患两方面的原因。由于慢性肾病病程较长,又有许多明显的虚弱症状,因此,患者往往自认为“肾虚”,而寻求补肾方药治疗。一些医生把肾病当作肾虚,是受了古代“肾主虚”说的影响,而习惯于用补肾法治疗慢性肾病。肾病不能等同于肾虚。慢性肾病是免疫性疾病,其发病往往与感冒或感染相关。用中医的观点看,其病机属于外邪入侵,深入血分,络脉瘀阻。其性质属实属热,治疗宜清宜泻,大法凉血化瘀为主,并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辨证论治,才能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误区之二是认为慢性肾病患者需要多吃高蛋白食物。慢性肾病的临床特征之一就是出现持续性蛋白尿,特别是肾病综合征会有大量的蛋白从尿中流失,常可导致低蛋白血症,并诱发水肿。对于这种情况,现代医学主张肾病患者应进食大量的高蛋白食物以补充蛋白的流失,这就是“丢蛋白,补蛋白”的观点。在主张观点影响下,肾病患者往往认为进食高蛋白食物多多益善,以致摄入过量,增加了肾脏的负担,反而不利于肾病的恢复。正确的做法应当是“丢蛋白,限蛋白”,即适当限制高蛋白食物的摄入,合理调配饮食,做到均衡营养而不过量,这样才能减轻肾脏的负担,有利于肾脏的康复。
  误区之三是认为慢性肾病患者应当卧床休养,尽量避免运动。一般情况下,当慢性肾病患者去看医生时,常常会得到这样的忠告:“尽量避免运动,最好卧床休息。”患者对于医生的建议自然是言听计从,于是,回到家中,卧床休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还美其名曰“谨遵医嘱,安心静养”。其实,卧床静养并非良策。长期卧床静养可能会妨碍气血的流通,加重微循环障碍,不利于肾脏的修复。而且,长期卧床会减弱机体的免疫功能,使身体日渐衰弱,更对整体的康复不利。正确的方法应当是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坚持适度的运动锻炼,以快慢结合的户外行走为主,每天不少于1~2小时,日日行之,持之以恒,必能增强体质,促进肾病的康复。
  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中医药辨证论治,配合合理的饮食调控和适度的运动锻炼,是战胜慢性肾病的三大法宝。愿广大肾病患者走出认识误区,掌握正确的治疗和调理方法,战胜肾病,重获新生。

慢性肾炎、肾衰、尿毒症患者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1、 忌食辛辣、海鲜、发物、豆类、豆制品、干果类及易上火之物。
2、 忌食鹿、牛、羊、鸡、鹅、狗、驴肉及其膏汤、骨头汤等。
3、 水肿者宜低盐,肿甚禁盐;血压高宜低盐;血尿者宜多饮水。
4、 适度锻炼,每日坚持散步。但要避免剧烈活动和过度疲劳。
5、 预防感冒,避免受凉;不乱吃保健补品、补药,以防上火增重。
6、 务必树立信心, 调整情绪,保持心态平和、乐观,坚持治疗。
7、 肾衰尿毒症患者每日应进食半磅牛奶,1个鸡蛋,1两瘦肉。
8、 保持大便通畅。每日排便2~3次为宜。方中若有大黄(另包),可根据排便情况自行增减用量。
9、 高血钾忌高钾食品如海产品、蘑菇、火腿、木耳、干果类、玉兰片、香蕉、橘、土豆、番茄、萝卜干、茶叶、酱油、
  味精等。
10、 血尿酸高者尤其忌食动物内脏、虾蟹鱼蚌、啤酒、菇类、豆类(包括菜豆)、菠菜、芹菜、韭菜、菜花等。
11、 高血压者应服降压药控制血压;已服用激素者,应在医师指导下递减用量;酸中毒者应服小苏打(严重者静滴)纠
   正酸中毒。
12、 禁用含有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马兜铃等药的成药及汤剂。

慢性肾炎:补蛋白、忌蛋白,哪种方法更好?
 
电话:010- 65950699;64044241 传真:010-64449586 彭建中教授邮箱:995091676@qq.com